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
化学品中文名称:乙 炔
化学品英文名称: Acetylene
国家应急电话:0532-3889090
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
化学品名称 |
纯 品/混合物 |
CAS NO |
有害成分 |
浓 度 |
乙炔气 |
纯 品 |
74-86-2 |
乙 炔 |
≥98% |
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
危险性类别:第2.2类 易燃气体
侵入途径:吸入
健康危害:乙炔为无色微毒气体,具有麻醉或阻止细胞氧化作用,使脑缺氧引起昏迷。高浓度吸入可引起
单纯窒息。
环境危害:污染大气。
爆炸危险: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温有燃爆危险。
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
吸入: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若呼吸困难,输氧,若呼吸停止,实行呼吸复苏术。若心跳停止,施
行心肺复苏术;就医。
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
危险特性:极易燃烧,爆炸。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,热源能引起燃烧爆炸。与氧剂能
发生激烈反应。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。能与铜、银、汞等生成爆炸性化合物。
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高有开裂爆炸危险,流速快,易产生静电。
有害燃烧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
灭火方法及灭火剂:切断气源,若不能切断气源,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。用雾状水冷却容器。
灭火剂:雾状水。二氧化碳泡沫、干粉。
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
泄漏应急处理:切断火源、气源,迅速撤离现场至上风头,空气新鲜处,进行隔离限制出入。应急处理人
员戴正压式呼吸器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,喷雾状水。如有可能可将泄漏气控制焚烧。
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
操作处置注意事项:密闭操作,加强通风,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。持证上岗,严格遵守溶解乙炔充
装使用规定,远离火源,热源及氧化剂,安装燃气报警器,使用防爆型电气与照明设
备,有良好的接地装置,其接地电阻小于10殴,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。有救护预案。
储存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,温度不宜超过30℃,远离火源、热源,防止阳光直射,与卤素,氧
化剂分储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,使用防爆行电
气与照明设备。
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/个体防护
最高允许浓度:中国1000RPM
工程控制:生产过程密闭,加强通风
呼吸系统防护:特殊情况下,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。
眼睛防护:高浓度时戴安全防护眼镜。
身体防护:低温工作区应穿防寒服。
手防护:戴防护手套
其它防护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,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。高浓度区作业要有人监护。进
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。
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
外观与性状:常温常压下为麻醉性的无色可燃气体。
熔点(0C)-81.8 相对密度(水=1):0.62
沸点(0C)-83.8 相对蒸气密度(空气=1):0.91
饱和蒸气压(Kpa):-200C 1510 00C 2665 200C 4367
燃烧热(KJ/MOL):1298.4
临界温度:(0C)35.2 临界压力(Mpa): 6.14
空气中可燃范围: 2.2-85%
空气中的最低自燃点(0C):305
溶解性:微熔于水 乙醇、氯仿、苯等
主要用途:有机合成重要原料,合成橡胶,金属焊接、切割、标准气、校正气。
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
稳定性:稳定
禁配物:强氧化剂、强酸、卤素
避免接触的条件:明火、热源
聚合危害:可聚合
分解(燃烧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氢、碳
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
急性中毒:暴露于20%浓度时,出现明显缺氧现象。吸入高浓度时,初期兴奋多语,苦笑不安,后出现眩
晕,头痛恶心呕吐,嗜睡,严重者昏迷紫绀,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。严重窒息可至死亡。
亚急性毒和慢性中毒:血红蛋白,网织细胞,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。
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
生物降解性:无 非生物降解性:无
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
废气物性质:危险货物
废气物处置方法:用控制焚烧法处理
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
危险货物编号:21024
UN编号:1001
危险标志:易燃气体
包装类别:II
包装方法:溶解乙炔气瓶
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
《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》(2002年1月26日),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、使用、储存、运输等
方面均作出的相应规定。
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中对压力容器的材料、设计、制造、安装、使用管理与维修改造、定期检
验及安全附件作出的相应规定。
《气瓶安全监察规程》(2000年12月31日)对钢瓶的材料、设计、制造、气瓶附件、充装、定期检验、运
输、储存、经销和使用作出的相应规定
|